聚焦“智汇郑州·1125聚才计划”

用5年左右时间投入40亿元,围绕郑州市重点发展的电子信息、汽车与装备制造、现代商贸物流、文化创意旅游和新材料、生物制药、铝及铝精深加工、现代食品 加工、现代金融、高技术服务等“4+6”战略主导优势产业,以及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智能化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力争重点引进1000名掌 握核心技术资源、具有较强创新创业能力的领军人才和高层次创新创业紧缺人才,100个领军型科技创业创新团队;培养200个具有国际化视野和持续创新能 力,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创业企业家;汇聚50名以上“两院”院士、国家“****”等国内顶尖专家型人才。

2016年全年力争引进20个以上创新创业领军团队,200名左右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紧缺人才;与之相配套,将为各类领军人才(团队)提供项目产业化扶持资金8亿元,其中单个项目最低扶持50万元、最高扶持1亿元。

□本报记者徐建勋

高层次人才是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的特需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郑州市委、市政府为主动引领经济 “新常态”,聚集转型升级新动能,不失时机推出了“智汇郑州·1125聚才计划”。聚才计划实施一年来,海内外广泛关注,社会各界积极反响,取得的初步成 效鼓舞人心。

●为什么要实施“智汇郑州·1125聚才计划”?

郑州是河南省省会,地处中华腹地、天地之中,承东启西、连南贯北,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市、国家文明城市,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

近年来郑州市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在人才集聚、创新创业环境等方面,已经积累形成了六大比较优势:

一是国际化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枢纽架构初现。郑州地处国家“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陆桥通道和京哈京广通道的交会处,是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素有 “中国铁路心脏”和“中国交通十字路口”美誉。亚洲最大的列车编组站和米字形高铁路网初步成型,未来将成为中国普通铁路和高速铁路网中唯一的“双十字”中 心。郑州机场第二跑道和T2航站楼建成投用,航空、城铁、高铁、高速公路互联互通,实现了多种交通方式的“零换乘”。郑州集航空、铁路、公路于一身的综合 交通枢纽优势在国内独树一帜,为创新创业人才的集聚流动提供了便利。

二是城市综合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升。“十二五”期间,郑州的综合竞争力在全国294个城市中由54位前移至第19位,创新创业环境在全国100个 地级市中由第16位晋升至第九位。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7315.2亿元,居27个省会城市第七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12.3亿元,居27个 省会城市第四位;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42.9亿元,居27个省会城市第六位;固定资产投资6288亿元,居27个省会城市第四位。持续提升的经济实力 和综合竞争力,为各类领军人才创业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三是内陆地区开放高地加速形成。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经济发展先行区,已成为中原经济区对外开放的“桥头堡”。“郑欧班 列”开行班数、货重、货值均居中欧班列之首,打通了内陆城市通往欧洲和中亚的陆路走廊,带动郑州成为“一带一路”的核心节点城市。肉类、汽车、粮食和国际 邮件转运等“10+1”特种商品口岸相继建设,郑州成为内陆地区功能性口岸最多的城市。郑州国际陆港和河南电子口岸功能持续提升,在国内率先实现一次申 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三个一”通关机制;郑州是首批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交易规模、分拨能力、监管创新保持全国领先水 平,2015年走货量突破5000万单,初步形成了“买全球、卖全球”格局。与沿海相当、与国际接轨的开放体系,为集聚国内国际人才资源提供了保障。

四是创新创业链条日趋完善。围绕落实“双创”,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郑州市创新创业综合体建设管理办法》等 政策,构建形成了以创新创业综合体为平台、以“两金一扶”政策体系为保障、以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全民创业“两个链条”。目前20个创新 创业综合体建成110万平方米,入驻“三高六新”型企业1500余家;全市拥有市级以上研发中心2012家,其中省级585家、国家级35家;拥有孵化器 和众创空间78家,其中国家级众创空间3家。4月5日国务院批准建设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郑州以科技金融推进“双创”进入了提速增效的新阶段。

五是产业集聚集群效应凸显。依托各类产业集聚区、服务业“两区”,构建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现代商贸物流、文化创意旅游“四大战略主导产 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以富士康、酷派、华为、中兴为带动,郑州成为全球智能终端(手机)制造基地,2015年智能终端(手机)产量达到2.2亿部, 约占全球总量的1/7;以宇通、东风日产、郑州日产、海马、中铁盾构为带动,郑州成为全球最大的客车生产基地、盾构机生产基地和国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研发 基地,2015年全市汽车产能达到10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达到2.16万辆;以思念、三全食品为带动,郑州成为全国最大的速冻食品研发、加工、集疏 基地。日趋完备的现代产业体系,为人才在该市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和配套支撑。

六是政务服务优质高效。通过第10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本级行政审批事项由363项削减至141项,审批环节由937个压缩至390个,审批职能部门内 设处室由117个合并削减至40个,率先在全国构建了一个窗口对外、一个机构履职、一枚印章签批的“三个一”审批新模式,审批效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创新 推进以政府权责清单、行政审批事项清单、企业投资项目管理负面清单、行政事业性收费清单、政府性基金清单和四级联动的政务服务网为主要内容的“五单一网” 制度改革,2016年将实现新增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率、试行的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申报率、便民服务网点覆盖率、行政权责事项网上运行率、电子监察系统监管 率、公共服务事项进驻大厅率“6个100%”,法治、责任、服务、诚信、阳光、廉洁“六个政府”加快建设,有利于人才集聚、创新创业的环境持续优化。

●如何实施“智汇郑州 1125聚才计划”?

郑州市委、市政府按照“依托产业集聚人才、创新体制成就人才、优化环境留住人才”的要求,初步形成了《郑州市关于引进培育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实施意 见》1个主文件和《郑州市引进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智汇郑州·1125聚才计划”实施办法(暂行)》等7个配套文件的“1+7”政策体系。用5年左右时间投 入40亿元,围绕郑州市重点发展的电子信息、汽车与装备制造、现代商贸物流、文化创意旅游和新材料、生物制药、铝及铝精深加工、现代食品加工、现代金融、 高技术服务等“4+6”战略主导优势产业,以及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智能化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力争重点引进1000名掌握核心技术资源、 具有较强创新创业能力的领军人才和高层次创新创业紧缺人才,100个领军型科技创业创新团队;培养200个具有国际化视野和持续创新能力,拥有核心自主知 识产权的科技创业企业家;汇聚50名以上“两院”院士、国家“****”等国内顶尖专家型人才。

突出一个重点:以引进培育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为重点,紧密围绕郑州市重点发展的战略主导优势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加快前沿领域、紧缺专业、重要行业领军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实现产业聚集与人才集聚的良性互动。

发挥两个作用:一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优化领军人才引进和培养的政策和规划,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人才聚集成长的生活、工作、学术、舆论等社会环境;二是发 挥企业主体作用,确立企业在引进、培养和用好领军人才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企业引进和培养人才的积极性,创新人才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打好四个基础:一是建好领军人才创新创业的载体,主要包括加快中国郑州航空港引智试验区和郑州高新区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充分利用电子 信息产业园、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基地、海外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基础设施和平台资源,力争将郑州航空港引智试验区建设成为该市引智创新基地、引智成果转化基地、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和引智创新综合试验区,全力将高新区打造成为中部地区国家级人才特区;加快创新创业综合体建设,到2016年底全市建成20个创新创 业综合体,使其成为郑州市高新技术研发与创新创业的集聚地。二是健全领军人才选拔使用的体制机制,通过大力引进培育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实施尖端人才柔性 引进“双百计划”、本地人才创业开发计划、科技创业企业家培育计划等,形成分层次、多渠道、自下而上的人才引进培育工作格局。三是完善领军人才创新创业的 公共服务体系,通过积极打造招才引智交流平台、建设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搭建产学研政资介合作平台等,为领军人才的引进、培养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立体化的 科技与金融服务。四是创造有利于领军人才创新创业的环境氛围,通过建立健全“一站式”服务、创新配套服务措施、营造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为领军人才打造良好 的创新创业氛围。

实现六个转变:一是在引进方式上,从过去“政府主导、个体引进”为主向“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项目带动、注重效益”的人才(团队)多元化、立体 式开发转变,突出战略性、前瞻性、创新性、统筹性、系统性、针对性、可操作性;二是在政策布局上,从过去“单一化”政策体系向“系统性”政策体系转变,从 人才引进安置,到项目研发、孵化、成长,再到项目产业化、上市发展等各个环节,涵盖了人才和企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三是在激励政策上,改变过去财政资金倾 向于点对点支持企业,难以形成规模效应的弊端,梳理、整合市本级正在执行的支持企业科技研发与技术提升、促进工业结构转型等涉企的优惠政策,充分利用该市 的股权投资资金、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小微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等作用,整合资金力量,把支持政策放在创新创业一线、布局在人才最集中的 地方;四是在机制创新上,从刚性引进为主向刚性、柔性引进并重转变,拓展引才视野,拓宽用人渠道;五是在培育方式上,从注重引进向引进与培养并重转变,既 加强紧缺人才、急需人才的引进,也着眼于长远,自主培养领军人才,同时屏弃传统单一的理论培训、知识更新方式,采取“人才+产业”、“人才+项目+平台” 等方式历练人才、激活人才;六是在服务体系上,从“粗放联系”转向“量身定做”,不仅在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扶持,还提供孵化场地、住房保障、安家落户、 医疗保健、保险接续、子女入学等全套政策保障,让人才透过政府对人、对事的态度和工作效率,实实在在地感受一座城市的风格和发展空间;透过政府的工作定位 和工作职责,真正体察一个地方的生态魅力,最大限度地体现市委、市政府对引进培育领军人才的信心和决心。

●“黄金十条”含金量有多高?

郑州市围绕人才链、产业链、技术链、资金链、服务保障链的高度有效融合,突出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打造形成有效的信贷支持体系、多元的融资服务体系、 高效的投资支持体系,从产业化扶持资金资助、资金金融支持、上市融资奖补、科技支持、用房支持、生活服务及其他支持政策等共10个方面34项具体激励政 策。

(一)项目产业化扶持资金资助

1.引进的创新创业领军团队,经评审认定,按不同层次给予支持。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院”院士领衔的创新创业团队,每个团队给予2000万— 3000万元项目产业化扶持资金资助,对经评定的每名核心团队成员给予100万元科研项目经费资助(核心团队成员认定不超过5人);国家“****”专家 团队及同等层次创新创业团队,每个团队给予500万—1000万元项目产业化扶持资金资助,对经评定的每名核心团队成员给予100万元科研项目经费资助 (核心团队成员认定不超过3人);经认定的市级以上其他创新创业团队,每个团队给予100万—300万元产业化扶持资金资助。

2.经市评审认定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按不同类型给予支持。创业领军人才给予200万元产业化扶持资金资助;全职引进创新领军人才给予100万元产业化扶持资金资助。

3.经市评审认定的高层次创新创业紧缺人才,按不同类型给予支持。高层次创业紧缺人才,给予100万元产业化扶持资金资助;全职引进高层次创新紧缺人才,给予50万元产业化扶持资金资助。

(二)多元化资金金融支持

经评审认定的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项目(以下简称“创新创业项目”),根据项目类型,全面享受6个方面资金金融资助:

1.股权投资资金:根据创新创业项目实际投资额度,经论证审批后,按照《郑州市财政专项资金股权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市股权投资资金以国有法人股方式提供实际投资额20%左右的股权投资。

2.产业引导投资:根据创新创业项目投资需求,经论证审批后,按照《郑州市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郑州市小微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实施细则》,市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小微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可采用参股投资方式或跟进投资、直接投资等运作方式注入企业。

3.风险创业投资:为支持风险创投的投资活动,创新创业项目成功吸引权威部门认定的社会风险投资的,可由市产业引导基金或小微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提供10%-30%的跟进配套风险投资,原则上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

4.贷款风险补偿投资:为鼓励和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创新创业项目的创投扶持力度,按照“政府引导、保险托底、市场运作、风险共担、试点先行”的原则,按照《郑州市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实施细则》,由市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对银行及保险机构进行有限补偿。

5.项目贷款担保:经评审认定的创新创业项目已进入中期或产业化初期,因流动资金不足申请融资的,由市有关担保机构可给予最高500万元的融资担保,并由同级财政给予一定的风险补偿。

6.银行贷款贴息:对于创新性强、市场前景好的创新创业项目,经评审认定,创业初期3年内融资所付银行利息,由同级财政全额补贴。市各金融机构可给予一定 的银行授信和优惠的贷款利率,不另收取各种附加费用。支持创新性、创业型、成长型中小微高新技术企业,参加“银行+共保体”融资新模式,市财政给予贴息支 持,贴息利率为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的20%(含),每户企业的年贴息额最高不超过10万元。

(三)实施上市融资奖补

对企业在沪深证券交易所、境外资本市场及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即“新三板”)实现挂牌的,给予相应金额的资金补助。

(四)鼓励科技自主创新

1.经评审认定的科技领军人才创办企业,积极支持申报为高新技术企业;对新认定的省级和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分别给予50万元和100万元的一次性资金资助。

2.支持科技领军人才和团队建立各类研发中心,对新认定的省级和国家级各类研发中心,分别给予100万元和200万元的一次性资助。同一级别的研发中心不重复资助,省级以上补足差额。对新认定的院士工作站给予50万元的一次性资金支持。

3.对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授权专利分别给予每件2000元、800元和500元的一次性资助,对涉外授权专利给予每件2万元的一次性资助。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引导金融机构依据评估价值提供相应金额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

4.社会投融资机构设立创业种子资金,支持创新创业项目,经评审认定,按照创业种子资金对项目年度实际投资额5%的比例给予风险补偿,对每家创业种子资金公司的风险补偿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5.社会担保机构为创新创业项目提供融资担保服务,融资担保额度300万元以内的,对在孵企业实际支付的担保费给予全额补贴;300万元以上部分的担保费,给予50%的补贴,单个企业最高补贴总额不超过10万元。

6.鼓励综合体等各类孵化载体通过招投标程序确定专门的孵化运营团队(运营管理机构),实行市场化运营。对孵化运营团队(运营管理机构)实行年度考核,依 据企业孵化、平台建设、中介服务等工作绩效,经评审认定,给予优秀孵化运营团队(运营管理机构)不超过50万元的资金支持,专门用于孵化载体内公共服务平 台建设、孵化团队管理和优秀创业导师、创业辅导员奖励。

7.鼓励综合体等各类孵化载体建设完备的专业技术支撑平台、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和综合公共服务平台。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给予200万元资助,省级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给予50万元资助,用于提升服务能力。

8.鼓励商务、财务金融、检验检测、评估咨询、法律、人力资源等人才和团队(专业服务商)在综合体等各类孵化载体内建立分支机构。境内外知名人才和团队 (专业服务商)在综合体等各类孵化载体内设立分支机构开展专业服务业务的,自设立起五年内给予一定奖励;对评审为优秀的团队(专业服务商)给予一定奖励。

(五)完善股权与分红激励机制

鼓励企业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引进人才实施股权和分红激励。驻郑高校、科研院所的职务发明成果所得收益,高校可按60%—95%的比例、科 研院所可按20%—50%的比例,划归参与研发的人员及其团队拥有,合同约定的从其约定。探索制定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股权、 期权、分红权等中长期激励办法,留住企业核心人才。

(六)无形资产作价入股

申请设立科技企业,经评估或协商,允许引进人才以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按注册资本最多100%的比例作价入股,允许股份制公司注册资本分期到位。

(七)创新创业场租补贴

1.对经认定的创新创业团队、创业领军人才及高层次创业紧缺人才由企业注册地所在的地区负责分别不低于300平方米、200平方米、100平方米的创业场所,3年内免租金。自行租赁办公用房的,3年内由企业注册地所在的开发区、县(市)区按市场价格给予相应租金补助。

2.创新创业领军团队、领军人才和高层次紧缺人才需要生产性标准厂房和建设用地的,按照工业用地标准优先给予供地。

(八)满足人才安居需求

1.创新创业领军团队带头人和创业领军人才3年内由所在县(市)区免费提供不低于100平方米的人才用房,或由同级财政给予相应的房租补贴。不使用人才用房,在郑首次购房的,由用人单位或所在开发区、县(市)区给予最高50万元的购房补贴。

2.创新创业领军团队核心成员(每个团队一般不超过5人)及高层次创业紧缺人才3年内由所在地免费提供人才用房,或由同级财政给予相应的房租补贴。不使用人才用房,在郑首次购房的,由用人单位或所在开发区、县(市)区给予最高20万元的购房补贴。

(九)享受特别生活配套服务

1.经评审认定的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享受市优秀专家医疗保健待遇,建立健康档案,在市定点医疗保健机构就诊可享受VIP门急诊、住院、出诊、专家会诊服务。

2.设立海内外招才引智绿色服务窗口,为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咨询和服务。经评审认定引进的外国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及其随迁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符 合《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或《外国人签证证件签发工作规范》条件的,办理《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或申请长期居留许可及多次出入境签证,可协助 服务。

3.经评审认定的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配偶、子女以及已到退休年龄的父母、岳父母可以随迁来郑。配偶在原单位属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在编在岗人员的,由人社和编制部门在空编单位协调调动工作。

4.经评审认定的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适龄子女,入幼儿园的,优先解决入园需求,接受义务教育的,按照相对就近入学原则,优先安排在公办学校就读。接受高中教育的,参加河南省统一组织的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录取。

5.经评审认定的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及其配偶、子女,凡与本市企业建立劳动关系或在本市创业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险待遇。

(十)给予特别荣誉激励

1.优先推荐评审认定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申报国家“****”、“国家万人计划”和省“百人计划”等市以上重点人才计划。

2.对于有突出贡献的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市委市政府授予“郑州市创新创业突出贡献奖”、“商都友谊奖”等荣誉,并给予奖励。建立专家咨询制度,对作出突出贡献、有参政议政能力的人才,优先推荐参评各级劳动模范等荣誉。

3.经评审认定的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职数,实行专项申报,可突破引进单位的岗位职数,引进后作出较大贡献且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提前或破格晋升专业技术职务。

4.坚持领导干部挂钩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定期了解联系对象创新创业及生活情况,及时帮助协调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5.协调在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提供兼职教授、研究员岗位;协调在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图书资料、研发平台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向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开放。

●成效令人鼓舞 前景值得期待

2015年7月,郑州市根据《关于引进培育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的意见》和《郑州市引进培育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智汇郑州·1125聚才计划” 实施办法(暂行)》政策精神,面向全球发布“智汇郑州·1125聚才计划”引才公告,引起广泛反响。2015年度首批受理申报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 队)210个,经严格的资格审核、专家评审、实地考察等环节,最后入围个人(团队)101个,其中,创新创业领军团队29个、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紧缺人才 72人。引进人才的层次、质量、结构等方面均实现历史性突破。主要呈现“两高、三强”特点:

“两高”:一是行业知名度高,本次入选的领军人才(团队)中,拥有“两院院士”4人,国家“****”“万人计划”专家22人,有剑桥、哈佛等国外知名大 学博士学位的30人,海外知名企业或研究机构领军人才48人,均是所从事领域的知名专家、行业标杆。二是产业融合度高,101个人才(团队)申报的项目与 该市的主导产业和产业集群发展高度契合,为该市打造智慧化、国际化、高端化的大产业支撑体系具有很强的示范带动效应,其中电子信息类项目25个、占 24.8%,新材料类项目23个、占22.8%,生物医药类项目23个、占22.8%,汽车及高端装备制造类项目14个、占13.9%。

“三强”:一是科技研发能力强,101个人才(团队)在各自领域拥有独特的技术优势和成果积累,项目实施后能迅速提升该市相关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申报的项 目中具有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技术成果的52个,创新性较强的项目49个,拥有专利技术700余项。二是成果转化能力强,101个人才(团队)核心技术成 熟、配套技术完备、产业化方案可行,能够快速实现成果转化;其中已在郑创业个人(团队)58个,占57.4%,已达到批量生产条件的项目38个,实现规模 效益的科技型企业11个。三是项目带动能力强,申报的项目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市场前景广阔、行业竞争优势明显,项目落地后可以带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 造、速冻食品、生物医药等产业链条的延伸拓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特别是邵国胜、张铁岗等院士、专家领衔团队拥有的核心技术,不仅填补了国际国内市场 的空白,而且提升了该市相应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2016年5月10日,郑州市委、市政府召开“智汇郑州·1125聚才计划”2015年度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引进暨2016年度人才项目引进发布 会,对2015年度入选的101个人才(团队)进行命名表彰,并颁发项目扶持资金牌,共计发放项目扶持资金3.2亿元。面向全球进行发布的2016年度 “智汇郑州·1125聚才计划”引才公告,围绕“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国际商都发展战略规划纲要确定的产业发展方向,主要引进电子信息、汽车与装备制造、现 代商贸物流、文化创意旅游;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农业及食品加工、现代金融、高端服务业等战略主导优势产业和航空经济、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智能化 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

以人才竞争力提升区域竞争力,以人才聚集带动产业聚集,以产业聚集促进人才聚集。郑州转型发展和国际商都建设的光明前景值得期待!

文章来源:大河网
作者:admin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邮箱:chinahwrc@126.com

海外人才网微信公众平台扫描二维码,关注海外留学人才微信公众号

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热招

Copyright @ 2012-2023 海外人才网(www.chinahwr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外人才网-www.chinahwrc.com 服务于海外高层次人才。皖ICP备18007485号-9 公安备案号:34070202000441

咨询及信息发布请发送邮件至chinahwrc@126.com。

海外人才网微信订阅号,搜索微信号:chinahwrc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