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外人才网 > 海外高层次人才招聘 > 高校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招聘 > 湖南 >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理学院招聘公告

2014-07-22 10:49 文章来源:中国海外人才网
国防科技大学是首批成立研究生院、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并获中央专 项经费支持的全国重点院校。学校地处美丽的湘江之滨湖南省长沙市。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理学院涉及理、工两个学科门类,设有数学与系统科学系、物理系、化学与 生物学系、工程物理研究所,涵盖数学、物理学、系统科学、化学、生物医学工程、力学、核科学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等8个一级学科,其中数学、物理学、生 物医学工程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工程力学、系统分析与集成具有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拥有数学、物理学、工程力学、系统科学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 站;原子与分子物理为国家重点学科,数学、物理学、生物医学工程、工程力学为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学院长期承担973、863国家高技术、国防预研 等重大科研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预研基金等基础研究项目,目前在研科研项目400余项,重点研究方向有数据处理、信息物理、高能量密度物理、纳米 技术、军用化学与生物技术、高效毁伤与评估等,科研水平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学院实验研究设备先进,科研学术条件优良,拥有THz光谱仪、高分辨率拉曼光谱仪、椭偏仪、 原子力显微镜、飞秒钛宝石激光器、傅立叶变换光谱仪等国际一流的实验设备,在国内高校处于同类专业的领先水平。学院目前拥有信息物理、量子信息技术、 THz技术、数学技术、武器效应物理、光学信息技术等多个专业科研实验室,各类实验室1.2万多平方米。目前正在积极建设生物信息学研究中心、生物化学实 验研究环境、GNSS全球连续监测数据分析中心、纳米电子学研究实验室等实验研究条件。学院建有为全校教学、科研公共服务的数理实验教学中心、物质与材料 科学实验中心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物理基础科技创新平台。 
因学科发展需要,现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若干优秀人才,其中学科拔尖人才、青年学术骨干参军入伍,文职人员参加军队统一组织的面向全社会的文职人员招聘后签订劳动合同,聘用社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具体招聘事宜公告如下: 
一、招聘学科: 
类别 所学专业 学历 聘用岗位专业/方向 需求 备注 单位 
学科拔尖人才(参军入伍) 
(8) 数学 博士 几何学统计学网络科学 3 国外知名大学学位,具有副高以上或相当职称,或者近5年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 数学系 
原子与分子物理 博士 极端条件原子与分子物理、高能量密度物理 1 在强场、超快、高温稠密等领域做出过重要工作 物理系 
光学等离子体物理 博士 激光等离子体物理强场物理 1 能够胜任物理教学工作  
量子通信 博士 量子光子学 1 微纳光学或者量子光学实验  
物理学 博士 量子精密测量 1 从事原子钟、冷原子和激光技术方面的工作  
化学 博士 化学 1 按照千人计划标准引进,国外知名大学学位或博士后,近3年内发表过影响因子10以上的第一作者论文 化生系 
青年学术骨干 
(参军入伍) 
(6) 数学 博士 数学统计学系统科学 1 具有1年以上国外留学经历,统计学与优化方向优先考虑 数学系 
原子与分子物理凝聚态物理 博士 极端条件原子与分子物理高能量密度物理多体理论 3 原子与分子物理实验和理论 物理系 
量子通信 博士 量子光子学 1 量子光学实验实现和量子通信理论研究  
物理学 博士 量子精密测量 1 从事原子钟、冷原子和激光技术方面的工作  
文职人员 
(19) 数学 博士 数学: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代数结构与编码密码理论信息处理的数学理论与应用大规模科学工程计算随机分析与统计组合数学与最优化 4 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数学系 
系统科学 系统科学:复杂系统理论大系统性能分析与评估网络科学与大数据分析  
原子与分子物理凝聚态物理 博士 极端条件原子与分子物理高能量密度物理多体理论 2 原子与分子物理实验和理论 物理系 
大学物理 博士 大学物理 1 35岁以下,能满足大学物理授课,能参与课程建设任务。  
大学物理实验 博士 大学物理实验 1 能满足大学物理实验授课,能参与课程建设任务。  
量子通信 博士 量子通信 1 量子通信实验实现和安全性分析  
物理学 博士 量子精密测量 1 从事原子钟、冷原子和激光技术方面的工作  
化学 博士 有机化学 1 受过完整的四大化学实验的训练,博士论文为有机化学相关方面,发表过SCI二区以上的第一作者论文,团队协作精神强 化生系 
化学 博士 无机化学 1 受过完整的四大化学实验的训练,博士论文为无机化学相关方面,发表过SCI二区以上的第一作者论文,团队协作精神强  
化学 博士 纳米化学 1 受过完整的四大化学实验的训练,博士论文为纳米化学相关方面,发表过SCI二区以上的第一作者论文,团队协作精神强  
生物 博士 仿生生物学、生物传感、合成生物学 1 生技研究室  
工程力学或相关专业 博士 冲击动力学或兵器科学与技术的相关理论和实验技术 1 工程力学 研究所 
核科学与技术 博士 高能粒子束与辐射源的产生与诊断 1 核技术  
光学工程 博士 微纳光电子方向教学与科研 1 物质与材料科学实验中心  
材料学专业 博士 从事材料表征与测试分析方向科研和实验工作 1 物质与材料科学实验中心  
光学工程 博士 光学成像、设计、通信、传感与硅光电子技术 1 信息物理  
聘用社会人员 
(10) 量子通信 博士 量子光子学 1 量子光学或者量子通信实验 物理系 
光纤光学 本科以上 量子成像 1 有过光纤传感或激光器相关工作经验  
信号系统 博士 量子计算 1 有计算机硬件、FPGA或信号处理相关工作经验  
化学 本科及以上 助理实验员/实验教学辅助与准备 1 受过完整的四大化学实验的训练,团队协作精神强,男生 化生系 
生物/化学/材料 本科以上 仿生生物学、仿生材料/科研辅助 2 生物技术研究室  
力学及相关专业。 本科以上 数值模拟和计算机仿真岗位 2 工程力学 研究所 
物理学/光学工程/电子技术/计算数学/通信技术 本科以上 光学成像、设计、通信、传感与硅光电子技术 1 信息物理:实验与理论研究工作、高速电子电路设计及其编程工作。  
物理学/光学工程/电子技术/计算数学/通信技术 本科以上 近代物理及近代光学实验 1 实验员、信息物理  
博士后研究人员 
(18) 数学系统科学 博士 数学: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代数结构与编码密码理论信息处理的数学理论与应用大规模科学工程计算随机分析与统计组合数学与最优化 
系统科学:复杂系统理论大系统性能分析与评估网络科学与大数据分析 8 除数学与系统科学专业外,测绘科学网络科学导航定位地球物理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相关专业背景均可 数学系 
原子与分子物理、理论物理 博士 高能量密度物理相关 2 完善高能量密度物理研究体系 物理系 
激光等离子体物理或强场物理 博士 激光等离子体物理或强场物理 1  
量子通信 博士 量子光子学 1 量子光学或者量子通信实验  
数学或信号处理专业 博士 压缩感知 1  
量子光学或量子信息专业 博士 量子成像 1  
量子光学或冷原子物理专业 博士 量子计算 1  
核科学与技术、物理学、光学 博士 正电子产生及应用激光粒子加速实验超强飞秒激光器 3 合作导师:马燕云教授 研究所 
二、招聘条件: 
(一)学科拔尖人才 
(1)具备征集公民服现役的基本条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声誉; 
(2)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以及相应学位; 
(3)年龄不超过40周岁(年龄计算截至批准入伍当年1月1日); 
(4)担任过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副教授以上职务(含相当职务),或者已取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或者近5年内在国际核心期刊上发表过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论文,或者获得过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的科学技术奖项。 
(二)青年学术骨干 
(1)具备征集公民服现役的基本条件; 
(2)国内“985工程”高校优秀应届博士毕业生,且第一学历应当为国内“985工程”高校本科毕业; 
(3)优先接收SCI论文高产作者、具有海外留学经历和“985工程”高校保送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毕业生。 
(三)文职人员 
(1)具备征集公民服现役的基本条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声誉; 
(2)招聘对象首次聘用的最高年龄为35周岁; 
(3)应为国内“211工程”高校或国外知名高校博士学位毕业生,且第一学历为国内"211工程”高校或国外知名高校全日制本科毕业。聘用到教学科研岗位工作。 
(四)聘用合同制人员 
(1)招聘对象自愿为军队和学校建设服务,应符合征集公民服现役的政治条件; 
(2)年龄、学历、专业方向等基本情况符合设定岗位基本要求,且身体健康。 
(五)博士后研究人员 
(1)已取得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下的军队和地方人员,博士毕业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两年,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和潜力; 
(2)能够保证每年在站时间不少于10个月,在职人员不得兼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三、理学院各系(所)学科建设及研究方向简要介绍 
(一)数学与系统科学系 
理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系的前身,是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系统工程与数学系,由钱学森先生在 1978年倡导组建,1999年成立数学与系统科学系,隶属理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系拥有数学和系统科学两个一级学科,其中数学学科拥有一级学科博士授予 权和数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纳入学校“十二五”重点建设综合化学科体系;系统科学拥有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系统分析与集成二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和系统科学博 士后科研流动站。研究方向主要有: 
(1)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基础数学):研究泛函微分方程定性稳定性理论、非自治与随机动力系统的定性理论、流体中的偏微分方程、生物数学中的应用等。 
(2)代数结构与编码密码理论(基础数学和应用数学):研究体上矩阵的数值域和数值特征、K-理论和Chow环理论技术、评估标准密码算法的安全性、设计具有良好性质的密码函数等。 
(3)信息处理的数学理论与应用(应用数学):面向现代战争中提出的大量感知信息处理问题,研究其中具有共性的数学理论,如复杂信息表示及度量的基础理论,压缩感知、遥感成像信息处理基础理论等。 
(4)大规模科学工程计算(计算数学):信息处理中的快速算法、高性能计算、偏微分方程数值解及应用、电磁拓扑的理论与计算、函数逼近等。 
(5)随机分析与统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随机分析及其应用、高维统计分析、大数据背景下的统计、统计学习理论等。 
(6)组合数学与最优化(运筹学与控制论):图论与组合数学、网络最优化理论与算法、现代优化理论与方法、非光滑优化理论及应用等。 
(7)复杂系统理论(系统理论):研究复杂系统涌现机理、复杂系统演化、海量信息结构表示与重构、海量数据降维与信息挖掘等基础理论,重点针对成像系统和技侦信息系统开展应用研究。 
(8)大系统性能分析与评估(系统分析与集成):研究复杂系统的建模、性能分析、优化、预测与评估。围绕军事应用背景下的复杂装备系统如卫星导航系统、远程打击系统等,进行性能分析、优化与评估。 
(9)网络科学与大数据分析:以系统科学观点,综合数学、统计学、物理及计算机等多学科理论方法,研究网络的数学表示、超大规模网络计算、网络动力行为等网络科学核心问题,支持认知各领域复杂系统。 
(二)物理系 
理学院物理系前身为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物理教授会。物理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其中原 子与分子物理为国家重点学科,拥有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物理一级学科在第三轮一级学科评估中排名位列21,2013年进入全球ESI(基本科学指标)排名 前1%。全系下设基础物理、实验物理、理论物理、近代物理和量子信息5个教研室。研究方向主要有: 
(1)极端条件原子与分子物理:是我校原子分子物理的传统优势研究方向,是高能量密度物理研 究的重要内容。同时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特别是针对于武器物理、惯性约束核聚变等重大应用领域所涉及的高温、高压、强场等极端环境,研究原子分子物理的基础 和前沿问题。主要内容包含:原子分子结构和碰撞理论、高温稠密物质结构、强激光场和原子相互作用的实验和理论、极端条件物质结构动力学、强关联原子分子体 系的理论方法、太赫兹技术、超快物理与高次谐波、高温稠密等离子体的光辐射不透明度等。 
实验条件及工作成果:建立了完善的太赫兹光谱实验研究平台,拥有太赫兹时域透射/反射光谱仪 等十余台高精度光谱仪器,基于此实验研究平台开展了太赫兹辐射产生及探测、太赫兹时域成像、高次谐波与太赫兹复合测量等研究工作。拥有高性能计算机集群两 套,用于大规模数值模拟,研究了高温、稠密环境下物质结构的基本特点、强激光场驱动下原子相互作用的含时量子电动力学过程、等离子体光谱和辐射不透明度以 及量子多体系统的奇异特性。近年来共发表PRL论文8篇。 
学术带头人:袁建民教授、曾交龙教授、赵增秀教授。 
(2)量子信息:以量子物理为基础,通过全新的方式进行信息编码、传输和处理的新兴交叉学 科。量子信息可以提供超大规模的并行计算、理论上绝对安全的保密通信、高分辨抗干扰的目标识别和更精密的时间频率标准,在高性能计算、通信、侦察、导航等 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内容包括:基于离子阱的量子计算、量子通信网络与攻防、光子纠缠与量子成像、光频原子钟等理论和关键技术。 
实验条件及工作成果:拥有钛宝石激光器、高真空系统、单光子探测系统、离子阱系统等仪器设 备,建立了多光子干涉与光子纠缠、赝热光关联成像、光纤量子保密通信、离子阱量子计算、光频原子钟等实验平台,开展了光子纠缠操控及应用、线性光学及离子 阱量子计算、量子成像物理机理及应用、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及攻防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被列入国防科技大学重大科技工程,在PRL等物理学顶级期刊发表论文多 篇。 
学术带头人:陈平形教授、梁林梅教授。 
(3)场论与粒子物理唯象学:主要研究粒子物理学研究物质深层次结构、寻找物质世界的最基本 单元和基本相互作用。探讨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和研究量子色动力学(QCD)非微扰问题是当前粒子物理学的两个重大问题。标准模型的精确检验,涉及对各种 物理过程的深入研究。强相互作用物理过程的计算面临QCD非微扰困难。非微扰困难的本质在于夸克禁闭和QCD真空结构。这些问题的解决将帮助人们进一步了 解物质深层的结构和运动规律,并通过精确检验来揭示新物理存在的证据。本课题组以量子场论为工具,研究非微扰理论和重夸克场有效理论,探索超越标准模型的 新物理。 
实验条件及工作成果:研究了重介子到激发态介子的衰变过程;系统给出了基态八重态重子的光锥 分布振幅;应用光锥求和规则分析了基态强子的电磁形状因子,研究了一些重味重子的半轻衰变、稀有衰变过程;研究了不同形式内插流的选择对物理结果的影响; 给出了单重味、双重味重子的质量谱,首次在国际上系统研究了三重味重子的质量谱;针对实验上观测到的一些奇异新强子态,系统地计算了具有各种构型的分子 态、四夸克态,初步考察了QCD求和规则方法在分析多夸克态过程中的特点和局限性;研究了一些重味介子的强相互作用耦合形状因子,估计了强相互作用耦合常 数。 
学术带头人:黄明球教授。 
(4)激光与聚变等离子体:主要研究超强激光和等离子体相互作用时的各种非线性现象如高能粒 子加速、新型辐射源和不稳定性以及激光核聚变过程中所涉及的基本物理问题,在激光核聚变、粒子束武器、激光推进等国防军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主要内 容包括:新型粒子模拟程序开发与设计、基于VTK的粒子模拟结果分析与可视化、质子束驱动核聚变物理、激光驱动等离子体产生高能粒子源(电子、离子、正电 子和中子)、基于激光等离子体的新型辐射源(x/γ射线,高次谐波、THz等)。 
实验条件及工作成果:近年来,课题组紧跟国际前沿相继开展了激光驱动电子加速、离子加速和新 型辐射源研究,探索出了一条基于理论模型构建和大规模并行计算的研究思路,先后提出了多种电子、离子加速机制和实验方案,揭示了其内在物理本质,在多个研 究方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PRL发表了多篇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论文;建立了国内领先的高性能数值模拟平台,可开展大尺度、多维度和高精度的激光等离子 体数值模拟研究,在激光驱动超薄靶产生X射线辐射和准单能离子束方面取得突破。 
学术带头人:邵福球教授。 
(三)化学与生物学系 
理学院化学与生物学系的前身,是哈军工创建之初的化学教授会、1981年的化学师资班及 1992年的材料工程与应用化学系,2009年成立化学与生物学系,隶属理学院。化学与生物学系拥有化学、生物医学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其中化学学科拥有一 级学科硕士点,招收本科生;生物医学工程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为湖南省重点学科。研究方向主要有: 
(1)化学教研室:主要承担化学理论课程的教学任务和分子科学方向的科研工作。多人次获军队 院校育才奖,获湖南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1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通过分子的设计与合成,研究各种分子在光、电、声、磁、微波等物理 场作用下的物理化学过程,认识分子本征属性,揭示能级跃迁机理与能量转化机理,探索其在量子信息、生物信息、辐射探测、化生感知、能源存储、智能隐身等领 域的应用,以先驱体高分子为代表的功能高分子研究在国内外具有较高影响。 
学术带头人:李效东教授、楚增勇教授。 
(2)化学实验室:主要承担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任务和纳米化学方向的科研工作。建有化学实验 中心,拥有约1600m2教学实验室,通过了ISO9001认证。多人次获军队院校育才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等多项科研项目。以石墨 烯、纳米多孔材料、MOF、纳米涂层、纳米化学生物传感器、纳米光电器件为研究重点,研究纳米体系的合成、制备、调控及应用,开展应用基础研究。 
学术带头人:王本根教授、王建方教授。 
(3)生物学教研室:主要承担生物学科建设、本科生生物公共基础课程和研究生生物专业基础课 程教学,以及生物信息、生物效应与传感方向的科研工作。建有设施齐全的生物科研平台,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预研、校预研重大等多项科研项目。在构建 原始数据获取实验技术平台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我校计算机方面的优势,开展基于深度测序的功能基因组学以及宏基因组学研究。在细胞、生物个体和生态系统三个 层次上研究细胞调控因子定向高通量筛选技术、生物个体特定效应诱导技术和生态调控技术,并以生物活性分子筛选与设计为基础开展高通量生物传感器的设计与制 造研究。在合成生物学研究领域开展了生物信息、生物毒素、底盘生物蓝藻代谢通路改造、生物计算等研究。 
学术带头人:张东裔教授。 
(4)生物技术研究室:主要承担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建设、研究生课程教学和仿生生物学方向的科 研工作。多人次获得军队院校育才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预研、探索研究等多项科研项目。针对仿生生物学的理论难题与技术瓶颈,深入研究生物功能蛋 白质的构效关系,探索仿生设计与合成的理论与技术,在前沿基础研究和新技术探索方面取得系列原创性成果。具体研究包括仿生地磁导航、生物嗅觉传感、仿生防 污、仿生减震降噪、仿生防护等,另外还开展了生物质功能材料、生物计算等合成生物学研究。 
学术带头人:吴文健教授。 
(四)工程物理研究所 
理学院工程物理研究所承担了学校核科学与技术、工程力学、光学等基础课教学,基础及应用研究等任务,具有力学和物理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具有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和工程力学博士后流动站。 
(1)工程力学教研室:源自哈军工武器设计内爆专业,1981年和1986年分别获硕士和博 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设立博士后流动站,2006年新增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硕士点。同时,工程力学学科为“十一五”湖南省重点学科。工程力学教 研室下属的轻气炮实验室为国防科技大学重点实验室,拥有轻气炮、压剪炮、多杆径霍普金森杆、落锤、三轴试验机等系列加载设备,数字示波器、高速摄影、 DISAR、声发射等系列测试设备。主要从事强动载条件下材料动态力学响应、瞬态过程数值模拟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2)核技术研究室:源自“哈军工”原子工程系。国防科技大学于2010年开始恢复核专业招 收本科生和研究生,经过几年的建设,建成了一支以彭先觉院士为学术带头人的教学科研队伍;2011年申请新增“核技术与核安全”本科专业并获批,2012 年开始招收“核技术与核安全”专业工程技术类本科生。建成2太瓦飞秒强激光平粒子加速台,可以支撑开展激光粒子加速器的研究工作;我校核学科团队近四年获 得国家重大专项、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项目共计约20余项;近三年共发表SCI论文40余篇,其中在物理学顶尖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发表文章3篇,出版专著1部,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目前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是核聚变物理与计算机模拟,空间辐射探测与地 面模拟,正在筹建硕士点和博士点。 
(3)信息物理研究室:依托于物理学一级学科,着重进行光学二级学科的相关教学、科研和人才 培养工作。在以光束管理与分析为基础的光学成像及测量、超快光学、光计算、光学传感、激光通信等研究方向上,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突破和重要进展。信息物理 研究室科研任务饱满,在研项目12项,其中国家973专题1项,863课题2项,国家重大专项1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科学研究特色鲜明,以军事技术 和武器装备发展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突破为重点课题。科研成果丰富,近五年来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共发表SCI论 文四十余篇。科研设备先进,科学实验室总面积为500平米,其中超净室150平米。拥有飞秒激光器4台、大型光谱仪2台、可调谐光纤激光器1台,其它光源 和光学设备若干。仪器设备在国内高等院校中处于领先水平,具有完善的光学成像及测量、超快光学、光计算、光学传感、激光通信、硅光子学等的实验研究条 件。 
(4)物质与材料科学实验中心:作为国防科技大学公共测试分析平台,承担为学校和其他单位提 供公共检测服务以及科研技术支撑。中心由微观特性表征平台、全能带光谱测试分析平台和功能薄膜制备平台、器件加工与测试平台四部分组成。拥有亚洲第一台太 赫兹成像光谱仪、世界上分辨率最高的傅里叶变换光谱仪、高分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高精度分子束外延等世界一流的测试设备。 
目前中心与俄罗斯NT-MDT公司、德国BRUKER公司等多家单位建立国际联合研究实验 室。为校内外用户提供高精度的分子和原子级的微观形貌、物理化学性能、材料光谱特性等测试服务。在材料科学、物理、化学、半导体科学、光电科学、信息科学 等学科领域进行多光谱侦察、伪装与反侦察、目标识别、预警与制导、光信息技术、光计算关键器件、量子信息器件、纳米晶体及器件、太赫兹关键器件等研究。 
四、相关待遇: 
(一)学科拔尖人才 
(1)特招入伍,按照军队相关规定确定职级及工资待遇,并提供相应职级公寓住房一套; 
(2)根据应聘者不同情况对现就职于海外知名大学的教授及相应职务者,国内“985工程”高校教授或相应职务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或其他类型应聘者一次性资助提供科研启动和安家费。 
(二)青年学术骨干 
(1)特招入伍,按照军队相关规定确定职级及工资待遇,并提供相应职级公寓住房一套; 
(2)提供一次性资助科研启动和安家费。 
(三)文职人员 
(1)纳入军队规定文职人员编制,按照军队文职人员有关管理规定评定、套改岗位等级,享受相应等级工资待遇; 
(2)按照军队文职人员相关规定提供相应福利待遇。 
(3)享受学校给予教学科研岗位文职人员的特殊贡献津贴。 
(四)聘用合同制人员 
(1)协商确定薪酬待遇,总体待遇参照学院从事同类工作及相应级别的军队文职人员待遇,签订劳动合同; 
(2)参照军队文职人员享受相应政治待遇,为聘用对象购买“五险一金”(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 
(五)博士后研究人员 
(1)工资待遇:地方无工资收入的应届毕业博士人员在站期间按月发放工资。地方脱产有一定工资收入或无工资收入人员,经本人申请、可每月按照个人不同情况比对应届毕业博士进站人员工资待遇发放生活补助。长沙市无住房博士进站时,一次性发放安家补助,用于添置生活用品等。 
(2)科研经费:外单位博士进站时,为每人单独建立帐户,按照2万元标准提供科研启动费。博士后在站期间申请获得的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各类基金纳入个人帐户,主要用于添置与研究有关的小型必备仪器设备、实验材料、办公用品、图书资料和差旅费、科研协作费等。 
(3)岗位津贴:外校人员每年实际在站工作时间超过10个月的,且中期考评在称职以上的进站博士后可享受岗位津贴。 
五、需提供材料
1、个人简历(包括政治面貌、家庭情况、学习工作经历、获奖情况、联系方式等内容); 
2、学历、学位证书扫描件; 
3、正式发表的专业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目录及代表性成果扫描件; 
4、应届毕业生需提供学习成绩单、毕业生推荐表扫描件; 
5、具有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6、参军入伍类别还需提供其他相关材料。 
六、简历接收截止时间:
2014年12月31日(电子邮件或邮寄均可,来信请注明应聘类别及聘用岗位专业方向) 
七、联系方式 
地址: 湖南长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理学院政治工作办公室 
邮编: 410073 
电子邮箱:gfkd2y@sohu.com 
联系人:蒋老师 办公电话:0731-84573225;手机:13308491812 
各系所联系人: 
数学系:聂老师 办公电话:0731-84574234 
物理系:黎老师 办公电话:0731-84573234 
化生系:赖老师 办公电话:0731-84574250 
研究所:罗老师 办公电话:0731-84574233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邮箱:chinahwrc@126.com

海外人才网微信订阅号

特别推荐